模具设计经验
注塑模具设计经验总结大合集
设计前
1、检查产品结构(拔模、壁厚、倒扣、出模方向、分型面的走向、浇口位置)
2、使用注塑机吨位、型号类型、模具浇口套入口直径、定位圈直径。
3、顶棍大小跟顶出孔的位置,注塑机能伸进模具内的深度,模架大小,闭合高等。
4、电动注塑机和液压注塑机设计模具完全不一样。
5、注塑机的码模方式,一般常用的是压板码模,螺丝码模,液压码模,磁力码模等。
6、产品的问题点,夹线,材料及收缩率。
7、塑料收缩率一定要跟客户确认,了解他们最终生产的材料是什么牌号。
8、需要添加什么助剂。
9、如果有镶入的五金件或者其他物件的,也要考虑。
10、最好能熟知产品的装配关系以及产品的用途等等,这些信息对于模具计是有帮助的。
11、哪些是外观面,哪些是非外观,哪些地方的拔模角度是可以随便加大的,哪些地方是不能改的。
12、甚至扣结构是可以取消或改成另外一种简单形式。
13、模具设计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。
14、要充分考虑到下游工序。
15、模具水路外接参数,油路外接参数,电路外接参数,气路外接参数。
像四路的设计顺序: 油路, 水路, 气路 , 电路。
在模具上的放置顺序是,最靠近TOP方向的是电路,水路,气路,油路。
设计中 - 分模
1、拉分型面越简单越好,能拉伸出来的坚决不扫描。
2、拉分型面时要有大局观,尽量简化分型面,那些0.1~0.5的插穿位能避免的就要避免。
3、分型面还要遵循一个原则,就是尽量顺着产品趋势做。
4、插穿面的角度能大就大,碰穿面的面积能大就大。
5、拉出来的枕位能宽就宽。
6、手上拉的这个分型面将来实际模具做出来后,负责飞模的师傅不会骂你就行了。
7、在做分型面的同时肯定是要考虑滑块跟斜顶的排布的,因为那些也要涉及到分型面的改动。
8、典型滑块结构就是三角函数关系,要保证斜导柱的角度不要大,尽量做到30度以下。
9、 斜导柱选用的原则就是能粗就粗,别太小气,因为斜导柱是要受力的。
10、滑块分很多变异结构,上坡,下坡,内抽,油缸抽,前模滑块,滑块带滑块,滑块带反顶,
滑块带斜顶,等等,
11、充分利用了三角函数关系式,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产品倒扣的脱模,及模具的正常开合模动作。
12、斜顶比较灵活,典型斜顶的角度尽量不要超过15度,具体原理参照三角函数与理论力学。
13、斜顶的形状有很多演化形式,例如,上坡斜顶,下坡斜顶,歪脖子斜顶,镶拼斜顶杆的大斜
顶,镶拼圆杆的大斜顶,镶拼挂台的小斜顶,顶块下面走斜顶的,滑块上走斜顶的,斜顶上
走斜顶的,斜顶上带反顶的,这些结构都一个目的,利用三角函数把产品的倒扣做出来。
14、设计完后,一定要验证下三角函数的关系,
15、实际模拟模具的开合模动作,以及考虑下在注塑时会不会有问题。
设计中 - 排位
1、两板模,三板模,热流道,IMD,IML,双色,叠模等等。
2、模具结构类型都是为了能很好的实现产品的量产的。
3、选好了模架,再考虑镶拼,镶拼的原则就是简化加工。
4、节省材料,利于产品成型,比如排气等等。
5、你觉得模具上存在特别薄的地方,一定要单独镶拼出来,易于将来更换。
6、在镶拼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镶件的强度,加工性,以及将来水路的可设计性。
7、镶拼完了后,就要加标准件了。
8、加标准件的原则就是先重点后局部,尽量布置平衡对称。
9、先加顶杆,加顶杆时一定要考虑水路的排布。
10、优先考虑顶杆排布,然后设计水路,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路顶杆,使两者达到平衡。
11、加顶出的原则就是抱紧力大的地方,另外要加在产品的楞,台,边等强度结构比较好的地方,
以免顶白或顶出不平衡。
12、排水路的原则就是加顶出的原则,产品抱紧力大的地方也就是产品的热点,需要加强冷却的
部位,这个矛盾需要调节好。
13、至于到底是用顶杆还是用顶块或者推板,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。
这个要结合产品的结构特点来分析,比如产品容易粘前模,就要考虑要不要后模加倒扣,
或者前模加顶出。
14、顶杆水路加完,剩下的标准件,加的时候尽量考虑对称平衡。
设计后 - 检查
1、 整套模具设计完成后,首先是镶块的拔模分析,看看有没有倒扣的地方。
2、其次是模具各零件的干涉检查,重中之重。
3、然后就是模具开合模动作的模拟,再简单的模具只要自己不是太清晰,就一定要实际模拟下。
4、模具各零件的可加工性以及模具的装配过程。